中新社重慶11月19日電 題:探訪三峽移民新生活:安居之後圖樂業
  作者劉相琳
  “我家現在的生活,就像睦和村村名一樣,和睦幸福”。重慶涪陵區南沱鎮睦和村移民劉家奇說,三峽移民改變了他的家鄉,也改變了他的生活,搬遷是他從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轉變的分界線。
 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電樞紐工程,三峽工程建成後,庫水淹沒區涉及湖北和重慶的20個市區縣,動遷移民100餘萬人。在三峽工程開工建設二十周年之際,中新社記者回訪重慶三峽庫區,探訪移民的新生活。
  重慶涪陵位於三峽庫區庫尾,全縣116萬人口中,11萬人參與了三峽工程的世紀遷移,是名符其實的移民大縣。
  劉家奇告訴記者,搬遷前他家有3畝地,以種水稻和榨菜為生,全家人均年收入近1500元人民幣。“除了顧幾張嘴外,一年忙到頭,沒什麼餘錢,遇到大災大旱或生病住院,還得到處借錢”,劉家奇回憶說,這是睦和村村民以前的典型生活。
  這樣的生活在1998年被打破,因三峽水庫蓄水,劉家奇一家和村裡62戶人家就地後靠搬遷,經村裡調整分得1畝多土地。這點土地養不活一家人,靠傳統農業生存的劉家奇,面臨生存困境。
  在三峽百萬移民中,農村就地後靠移民占了相當數量,或多或少存在土地不足問題。怎樣利用有限土地,讓移民搬得出、穩得住、逐步能致富,成為橫亘在中國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。
  1999年開始,睦和村根據人多地少的情況,全村種植經濟果樹,經過十餘年發展,初步形成“生豬+沼氣+果樹”的生態農業種養模式。如今所有果樹已進入盛產期,5月有枇杷,7月有荔枝,9月有龍眼,11月有柚子,12月有橙子,是遠近聞名的“四季果園”。睦和村成為“無糧村”,實現了農業產品結構變化,也帶來移民收入大幅提升。目前,當地村民人均收入超萬元。
  睦和村黨支部書記任顯智給記者算了一筆帳,按以前傳統農業經營土地,每畝產出500元左右,如今按現代農業模式提高土地利用價值,每畝年產超4000元,儘管土地少了,但移民收入卻更高了。
  劉家奇的家如今坐落在村裡修建的移民街上,“睦和果林度假村”的招牌掛在三層小樓最顯眼的位置。劉家奇告訴記者,果品銷售已不是他家主要收入來源,依托“四季果園”他家辦起了農家樂,2013年收入10萬餘元。記者走訪發現,農家樂在睦和村已遍地開花。
  農村移民靠現代農業富足起來,而城鎮移民則通過培訓或政策扶持走上了再就業道路。涪陵區移民局副局長黃傑告訴中新社記者,移民搬遷伊始,當地在城鎮大力引進和實施新產業項目,為移民提供就業崗位,並率先在重慶庫區開展“訂單式”勞務輸出培訓與勞動技能培訓相結合模式,促進移民安穩致富。
  57歲的徐玉潔是在移民搬遷後找到工作的。她原來的家位於長江邊一個棚戶區,現住涪陵敦仁移民小區,是小區清潔工。“以前沒固定工作,沿江擺攤,收入不穩定但也不知道還能做什麼”,徐玉潔說,剛搬來時只能靠低保生活,小區知道她家情況後,免費向她提供保潔技能培訓,實現就地就業。如今她每月有穩定的工資,改善了全家生活。“小兒子現在也在參加培訓,結束後工作就不用愁了”,徐玉潔樂呵呵地說。
  敦仁移民小區對面一家火鍋店里,老闆李成棟正在招呼來往食客。2001年,自家房屋和土地被淹後,李成棟選擇了外出務工。從擺地攤到創業,他在外地經營的火鍋店生意紅火。“去年聽說了家鄉扶持移民創業的優惠政策,我決定回老家。”李成棟所說的優惠政策,是為鼓勵移民在當地一條特色餐飲街創業推出的。好政策加上辛勤付出,每月近10萬元的毛利讓李成棟堅定了留在家鄉的決心。
  從1993年動遷至2009年完成搬遷安置,三峽工程建設移民人口超百萬。經過17年搬遷安置,庫區經濟社會取得較大發展,實現了搬得出、穩得住的階段性目標。重慶市移民局負責人說,搬遷完成不是移民工作的結束,移民安穩致富是三峽後續工作的首要任務。(完)  (原標題:探訪三峽移民新生活:安居之後圖樂業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hifojhzlgfdj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